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 | 赣榆:创新“1+4”全员直管模式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实现“五个转变”
信息来源:连云港司法行政在线 发布日期:2025-07-24 浏览次数:   字号:【

“直管以来,我们日均巡查频次翻倍,对请假外出矫正对象全程跟踪管理,第一时间发现社矫对象姜某某失联,执法中队2小时内完成调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了脱逃事件的发生。”连云港市赣榆区社区矫正大队负责人说。这是赣榆区开展“1+4”全员直管模式,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效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赣榆区司法局靶向社区矫正工作监管力度不一、执法标准不高、法制审查不足、矫治质效不优等现实性问题,创新建立“1+4”全员直管模式,在大队下设立监管中队、执法中队、法制中队、帮教中队,集中统一行使社区矫正核心职能,形成“大队直管、中队实施、司法所协助”的“队建制”新模式,推动社区矫正工作从“碎片化管理”向“系统性治理”转型,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提供鲜活实践样本。

一是日常核查由分散向集中转变

微信图片_2025-07-24_092345_533.png

着眼“一个口子”监管,设立监管中队,对全区社区矫正对象进行集中核查,监管覆盖率、电话抽查率、定位成功率均为100%,社区矫正对象脱管失联等异常情况6小时内发现,2小时内完成初查,社区矫正对象主动报备意识明显增加。

二是审批调查由粗放向规范转变

微信图片_2025-07-24_092350_501.png

着眼“一把尺子”执法,设立执法中队,细化执法程序、统一执法标准,提高执法质效,审批事项当天完成,响应时间缩短50%,调查核实监管中队移交线索230条,处置违规行为209人次,处置率100%,对社区矫正对象震慑力有效提高。 

三是法制审查由缺位向到位转变

微信图片_2025-07-24_092355_116.png

着眼“一套标准”审核,设立法制中队,对社区矫正执法全流程进行审核把关,执法案件法制审核率100%,执法的准确性、规范性显著提升。定期对矫正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向其他中队提出专业建议30余条。 

6月3日,监管中队核查发现在矫对象李某轨迹越界,6月4日,核查发现其手机关机,执法中队核实李某1次不假外出、1次无故关机,拟对2次违规行为合并作出警告处理。经法制中队审核,李某关机时间未超过一天,按照《江苏省社区矫正对象考核奖惩办法》,应给予扣分处理;对不假外出行为给予训诫。

四是教育帮扶由单一向多维转变

微信图片_2025-07-24_092359_060.png

着眼“一体贯通”帮教设立帮教中队,利用矫正对象集中、样本多的优势,注重实施分类管理和个别化矫正,编写《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警示教育读本,建立非法捕捞罪、帮信罪等13个罪名教育视频库和未成年人、女性、涉海涉渔专项教育资源库,违规教育覆盖率100%,协调企业解决就业20余人,撤销缓刑人数同比下降62.5%。 

“我现在成了船厂业务骨干,日薪350元,多亏你们在我最艰难的时候拉了我一把。”社区矫正对象王某,有三个未成年子女,无固定收入,帮教中队协调其到人社部门接受电焊技能培训,并取得焊工证书。同时实地走访多家企业,开展政策引导和耐心说服,为王某争取到了某造船厂工作机会,解决了生计问题。

五是社矫队伍由兼职向专职转变

微信图片_2025-07-24_092403_333.png

着眼“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打造一支严肃、规范的社区矫正管理团队。通过考录、调剂等方式整合系统内资源,新增5名政法专编干警和6名专职社工,严格落实专人专岗、专职专责,规范工作服装、佩戴工作标识。出台《赣榆区社区矫正专职社工管理办法》,合理确定专职社工薪酬标准,建立层级晋升制度,调动工作积极性,增强队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