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检查这么多,会不会影响我们正常经营?”——最近不少企业都有这样的疑问。
别担心!海州区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执法不是来“找麻烦”,而是来“送服务”!通过统筹各方力量、强化科技赋能、创新基层治理等一系列举措,我区持续完善涉企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努力打造既规范有序又充满活力的营商环境,让企业能够安心经营、放心发展,推动海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罗盖特(中国)营养食品有限公司门口,几名执法人员纷纷掏出手机,对着门口的铜牌“扫一扫”,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呢?原来,海州区为了全力提升涉企行政执法监督的专业性与公信力,在全区781处行政执法点全部都挂上了“扫码检查、阳光执法”公示牌,并在铜牌显著位置公布投诉举报电话。行政执法人员主动扫码入企,在“综合查一次”平台留痕,从源头解决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随意执法、过度执法等乱象,推进执法公开透明。
海州区从“两代表一委员”、企业人员、律师群体中选聘28名专业人士担任“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组成一支专业的监督队伍。他们可不是来走过场的!在执法案卷评查、专项检查等工作中,这些特邀监督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社会影响力,紧盯执法程序、执法尺度等关键环节,以严谨态度和专业视角对涉企执法行为进行全方位监督。有了这群既懂法律又了解企业的“企业守护者”用“火眼金睛”帮企业把关,我们的执法工作想不规范都难!
为确保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扎实推进,海州区召开全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暨压降行政诉讼败诉率工作推进会,推动各镇街、涉企执法部门形成联动格局。同时,组建专项行动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动员部署、自查自纠等各项工作。
最关键的是执法队伍升级了!海州区定期开展“执法培训班”,手把手教政策、讲方法,推进执法方式从“管理型”向“服务型”加速转变。今年已举办专题培训班3期,覆盖执法人员1123人次,重点培训“综合查一次”流程、柔性执法标准等内容,提升队伍专业素养。此外,积极践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理念,今年以来,海州区已办理处罚案件219起。其中,不予处罚案件59起,免罚金额达342.98万元,从轻减轻处罚案件160起,轻罚减罚金额高达3846.95万元,彰显了海州区执法温度与力度并存,切实为企业发展减负赋能。
海州区全力推进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建设,有效整合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数据资源,通过对数据的智能化采集、整理与分析,实现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信息化功能,推动监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治理”。今年以来,海州区级机关扫码执法达1832次,行政检查频次较去年同比下降超10%,企业再也不用担心“今天你来查、明天他来查”。
同时,利用平台数据,定期分析扫码执法情况,针对数据异常或执法问题频发的单位,开展点对点精准指导。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4次现场督查检查,对14家重点行政执法单位进行实地检查,及时纠正不规范执法行为,让执法监督更加智能高效。
海州区深化基层执法改革,着力构建权责明确、规范高效的区、镇街两级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充分发挥18个基层司法所“行政执法监督室”职能,建立常态化执法监督机制,定期开展执法监督检查与案卷评查工作,切实提升基层执法规范化水平。截至目前,镇街行政执法监督室累计监督办案31件、回访18件,整改执法不规范问题3件。
此外,海州区创新“执法+服务”双轨机制,执法人员入企检查时同步提供规范辅导、风险排查等增值服务,并组建专业法律服务团队开展“法治体检”。截至目前,已累计为300余家企业排查80项法律风险,实现执法与服务并重,切实提升执法服务企业的能力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