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新时期司法行政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立足基层群众新需求新期盼,连云区司法局借势借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广泛开展司法便民惠民利民活动,从加强法治引导、扩大服务范围、提升办案质量等方面入手,完善“援、调、裁”深度对接融合,努力打造“法援+调解+仲裁”服务品牌,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服务、公证服务、非诉讼纠纷化解服务和仲裁服务质效能力,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成为增强基层群众法治服务满意度的强力引擎。
优化整合服务资源
提供“全周期服务”
紧盯群众急难愁盼
推动“一体化维权”
连云区司法局扎实推进教育整顿与日常业务深度融合,利用公共法律服务阵地,打造“援助+调解+仲裁”服务模式,有效发挥基层调解、法律援助和劳动仲裁的合力作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及时为群众提供维权保障。今年以来,连云区法律援助中心为80名职工提供服务,连云区仲裁院共为85名职工追索工资14.4万余元。区法律服务联席协作中心多次为企业救急救难,直接挽回经济损失7000多万元。
2021 年6 月,原在连云港市开发区企业Z集团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28名离职员工,前往连云港市开发区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该公司长期拖欠员工工资一事。员工多次向企业讨薪,企业均以各种理由搪塞,其中个别员工欠薪高达10余万元,造成家庭生活极度困难。区法律援助中心认真审查,确认该案件符合法律援助的受理范围后,指派了上海市汇业(连云港)律师事务所朱晋德律师和江苏和济律师事务所解家宝律师同时承办该案件。经过多次谈判后,最终以调解结案,劳动者仲裁请求基本全部得到满足。
连云区某服装公司因经营不善,无法正常生产运营,出现裁员、拖欠职工劳动报酬等一系列侵害劳动者权益的问题。考虑到该公司被裁员劳动者多为外地农民工,维权成本较大,连云区仲裁院当即开通职工维权“绿色通道”,指派专职调解员从咨询、申请、调解等各方面给予劳动者一站式维权服务。同时,多次与企业负责人沟通、释法,陈明利害,使得双方快速达成一致,案件结案时限整整缩短了一个多月。近日,13位农民工围聚在连云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劳动仲裁窗口,紧拉着仲裁员的手,激动地说:“拖欠的工资我们都收到了,没想到十天就解决了这么大的难题,实在是太感谢了!”
探索互联网+渠道
拓展“E化解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