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区行政事项合法性协同复审机制被《法治日报》《江苏法治报》宣传报道
信息来源:赣榆政法 发布日期:2025-04-08 浏览次数:   字号:【

近日,赣榆区行政事项合法性协同复审机制获《法治日报》专题解读、《江苏法治报》头版推介。基层合法性审查工作是提升基层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水平的重要举措,是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方法,是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前端和疏导端用力,实现基层依法治理水平跃升的关键抓手。赣榆区合法性审查经验做法有效解决了基层法治审核力量薄弱、法律专业人才相对缺乏的问题,对破解基层治理难题颇具示范价值,为法治建设注入鲜活基层实践样本。

整合资源,让合法性审查全面覆盖

3月10日,赣榆区行政规范性文件专家论证会在区行政事项协同复审中心召开,市、区法学专家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对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办法、海域使用权市场化出让办法等两个规范性文件草案进行论证。各位专家从法学理论、实践运用、逻辑体系等多角度对文件中的难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论证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协同复审机制运行以来,这样的专家论证会、会商会经常开。”赣榆区司法局副局长王斌介绍,为破解“重大行政事项把关难”这一基层依法治理难题,赣榆区司法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建立行政事项合法性“1+15+N”协同复审机制的工作方案》,创新审查工作架构,做到有机构承担、有专人负责,形成高效协同、高标赋能的基层审查格局。“1”指区司法局,为区合法性审查机构,承担区政府行政事项合法性审查职责,同时为镇(园区)合法性审查工作提供复审指导。“15”即明确各镇(园区)党政办为镇合法性审查机构。“N”指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外部法律服务力量,为合法性审查提供专业支撑。

清单指引,让合法性审查便捷高效

走进区行政事项协同复审中心,审查清单、审查指引、复审流程图、工作职责等制度牌悬挂上墙,一目了然。重大行政执法决定联审室负责人王敬华正在跟相关执法部门法制审核人员、城西镇副镇长王炳然一行研讨案件,对镇里2件重大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意见进行复审。  

王敬华介绍,针对镇里对合法性审查标准把握不准等问题,区司法局围绕“审什么、怎么审”,建立审查清单,将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合同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4项作为必审事项,鼓励镇(园区)根据实际拓展其他涉法事项审查。科学编制审查流程图,确保“一看即懂”“一学就会”。就招商引资等高频使用的合同,制定审查指引和制式合同模板,为镇级审查工作提供便利化指引和标准化参考。 

顺利拿到2个执法案件复审意见书后,王炳然说,“此前镇里法治审核力量薄弱,导致执法不规范。如今,有了“1+15+N”协同复审机制,镇里行政事项合法性审查按照流程走,成效立竿见影,疑难复杂问题区里帮我们提供复审指导,我们心里有了底。协同复审机制为我们基层依法开展各项工作上了“双保险”。

贯穿压力,让合法性审查有效可行

行政事项合法性“1+15+N”协同复审机制是一个完整闭合的体系。为确保其有效运行,赣榆区委依法治区办把合法性审查工作列入年终述法内容,充分发挥法治督察、执法监督职能倒逼用力,与区纪检监察机关建立线索移送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审查机构未严格履行审查职责、不采纳合法性审查意见等导致行政事项违法的一律问责处理,形成硬约束。

该项机制自2024年运行以来,为镇级行政事项复审把关162件,提出意见建议920余条,受到各镇的高度认可。2024年镇行政争议大幅减少,行政复议纠错率、行政诉讼败诉率分别同比下降了12.72%和14.26% 。今年将复审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区级各执法部门,弥补部分单位法治审核力量薄弱和能力不足的问题,源头规范行政行为,减少行政争议发生。

法治建设未有穷期,创新实践永无止境。下一步,赣榆区将以此为鞭策,持续深化协同复审机制建设,服务基层政府科学决策,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政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