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精网” 赋能 “细治” 为民 基层治理提质升级
信息来源:灌南发布 发布日期:2025-11-27 浏览次数:   字号:【

今年以来,灌南县立足县域实际,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支撑,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载体,在矛盾化解、风险防控、服务群众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ScreenShot_2025-11-27_103049_997.jpg

网格服务“零距离” 织密民生保障网

网格化服务是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而网格员则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主力军。在金德花园小区,网格员每日的巡逻走访已成常态,他们不仅是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更是民生诉求的收集员。“网格员们特别负责,每天晚上巡逻都会提醒我们用水用电安全,门口放点杂物也会及时和物业一起帮我处理。我们有什么问题找她们,总能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居民刘霞的话语道出了群众对网格服务的认可。

除了日常走访,网格员还通过线上推送的方式,将网格事务提醒、气象灾害预警、安全防范及反诈知识等实用信息精准送达每户居民,让服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靠前”。在新安镇,这样的网格服务成效更为显著。该镇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力量,以“小网格”为基本治理单元,让网格员化身政策宣传员、民情收集员、矛盾调解员,使“小网格”释放出基层治理的“大能量”。

“网格服务站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前沿哨所,既是多方联动的议事室,也是为民解忧的暖心室,更是便民服务的集结室。”新安镇指挥中心主任夏珊珊介绍,今年以来,新安镇依托多个网格服务站,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60件,为群众帮办代办各类事项2000余件,开展各类宣传活动500余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回应群众期盼。

综治中枢“强赋能” 筑牢平安稳定线

如果说网格是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那么县综治中心就是名副其实的“神经中枢”。灌南县始终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抓手,不断深化“精网细治”工程,夯实服务阵地,实现诉求“一门通办”、矛盾“一站化解”,切实筑牢社会和谐稳定防线。

ScreenShot_2025-11-27_103100_677.jpg

“县综治中心借助灌南县今年民生实事项目的有利契机,持续深耕精网细治工程,加大推进网格服务站建设力度。”县综治中心网格管理科科长邢昕表示,中心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在重点地区新增打造20个网格服务站,与现有站点高效联动,最终将实现全县重点区域90个网格服务站的全面覆盖,“把治理和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最后一米,真正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精准的服务。”

依托全域数字化综合指挥系统,研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实现矛盾纠纷全量受理、分流交办、跟踪督办、分析研判的闭环处置流程。创新实施“一案一码”模式,群众诉求在前台受理后,赋予专属二维码,群众通过微信扫码就可以及时了解调解进度和办理情况。对于临期、超期事件,通过平台发牌进行预警,对办理进程缓慢的部门发送提示函、预警函督促办理。实现对矛盾纠纷处理的双向监督,真正推动矛盾纠纷有效化解。

通过综治中心的统筹调度与网格服务站的一线落实,灌南县已形成“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社、矛盾就地化解、问题就地解决”的治理格局,为县域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维发力促提升 探索治理新路径

成绩的取得,源于灌南县在基层治理中的系统谋划与精准发力。该县通过党建引领、精网细治、数字赋能三维发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特征、体现灌南特色的县域基层治理新路径。

灌南县积极借鉴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儒林经验”,充分发挥“党建赋能 数智惠泽”品牌引领作用,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建成网格服务站238个。同时,科学划分治理单元,将全县划分为634个综合网格、84个专属网格及4151个微网格,并在网格内建立党支部1450个,形成“村社有网格、网格有支部、群众身边有党员”的组织体系。通过代缴社保、水费电费等帮办代办服务,以及巡查走访、事件处置、信息采集等常态化工作,实现群众办事很省心、指挥调度有核心、一线服务暖民心。

围绕“基层治理精细化、服务群众零距离”目标,灌南县推动机关干部、执法人员定期下沉网格,“三官一律”人员包联下沉网格,各镇班子成员常态下沉网格,压实联系网格工作责任,有效破解基层“人少事多、响应滞后”难题。通过人员下沉实现隐患早发现、矛盾早化解、风险早控制。同时,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全量受理、分流交办、跟踪督办、分析研判的闭环管理。

“2025年以来,中心共接待来访群众1386批3447人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838件,已化解2698件,调解成功率达95.07%,同比上升11.13%。”灌南县基层治理服务中心主任于健说。

为提升治理效能,灌南县搭建以基层治理服务中心为中枢的“综合执法+审批服务+政务热线+网格化管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体化支撑平台,实现群众各类诉求和矛盾事件“一号受理、一体派单、线网联动、闭环处置”。该平台自2020年上线以来已完成三次迭代升级,上线综合调度、产城融合、基层治理等6个模块及23个应用场景,汇聚高空鹰眼、数字城管等视频监控2200多路,广泛应用于社会治安监管、秸秆禁烧监控等工作。通过资源整合、平台聚合、数据融合,实现基层治理精准化、协同化、智能化,构建起条块结合、上下协同的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