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区综治中心:打造解纷“终点站” 描绘赣榆“新枫景”
信息来源:连云港政法 发布日期:2025-04-21 浏览次数:   字号:【

近年来,连云港市赣榆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资源整合聚力、以机制创新破题、以多调联动增效,积极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走出了一条具有赣榆特色的社会治理之路,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整合资源  “一站式”解百家忧

走进赣榆区综治中心,两行金色字体的服务承诺清晰醒目。这里整合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接待、网格化服务管理、诉讼服务等职能,群众只需进一扇门,就能享受全流程服务。

赣榆区综治中心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通过“常驻+随驻”的方式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创新“一平台三中心”(综合受理平台、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布局,配备访调室4个、“四心一金”特色调解室5个、诉调室4个、检调室1个、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1个、速裁庭1个。

按照“集中办公+协同联动”形式,推动法院、司法局、信访局、检察院、纪检监察等责任单位常驻,N家职能部门随叫随驻,形成“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快速响应体系,同时对于重大涉众型矛盾创新运用“专班推进”机制开展攻坚。制定中心职责清单及受理范围清单,细化《赣榆区各类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事项清单》,确保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每一项诉求都依法推进。

微信截图_20250421084938.jpg

机制创新  “全方位”调解服务

“我本来都不知道该去哪里找律师,结果在你们大厅看到了点调台,我随手打了一个电话,尚律师15分钟就赶过来了。”近日,在连云港市赣榆区综治中心,医患纠纷当事人刘先生感慨道。

为进一步推进调解专业化,赣榆区综治中心采取“信访前置分流、部门依法办理、调解程序优先、非诉全面服务”的运行模式,创新设置了“点调台”服务。“点调台”设有金牌调解员、心理咨询师、法律工作者、医学专家等120人的专业咨询服务团队,群众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专家人员,点对点提供咨询解纷服务,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提供专业咨询意见、建议和法律支撑。

刘先生通过“点调”律师,接受了专业、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在尚律师和综治中心调解员的帮助下,刘先生最终顺利收到了赔偿金。刘先生说“点调台很方便,就像在餐厅点菜一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点选喜欢的调解服务”。

2025年以来,赣榆区综治中心“点调台”已受理各类矛盾纠纷918件,调处成功911件,成功率达99.2%。

此外,赣榆区综治中心还推行专职调解员“巡诊”“问诊”机制,出台《区级(金牌)专职人民调解员与各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挂钩联络工作制度》文件,明确专职调解员每月1至2次以“流动巡回调解”等形式为镇、村两级疑难复杂案件提供上门调解服务,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截止目前,共开展巡回调解58次,指导、参与调解案件180余起。

微信截图_20250421085018.jpg

多调联动  “全链条”闭环解纷

赣榆区综治中心坚持调解优先、应调尽调、能调尽调、实质调解,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联动作用,印发访调、检调等相关文件,对重大疑难矛盾实行提级办理,通过专业调解、案件速裁,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今年春节前夕,赣榆区综治中心来了8位老人,反映2024年跟随老板孙某在徐福路修建路沿石,老板拖欠工资9万余元,情绪非常激动。赣榆区综治中心立即组织住建局、人社局、金牌调解员组成调解团队,并通知老板孙某赶到现场,原来,孙某因家中有事,将工人工资挪用应急。调解团队通过释法明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孙某承诺10日内筹钱支付工资,并写下承诺书,在综治中心的跟进下,老板孙某一周内便结清了工人欠款。

今年3月初,赣榆区综治中心仅用2天就成功调解1起涉企矛盾纠纷案件,涉案金额达14.7万余元。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团队深入研究案件材料,精准梳理争议焦点,优先采用调解方式化解纠纷。承办法官团队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面对面沟通,耐心倾听双方诉求,从法律和情理层面进行释法明理,并结合政策法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促使双方达成共识,签订附强制执行条款的调解协议。

2025年以来,全区共成功调处矛盾纠纷2680起,其中达成书面协议的1279起,协议金额9528万元,重大疑难复杂纠纷共71起。

微信截图_2025042108504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