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联动机制 织密保护网络 全力打造未成年人保护“家校社政”联动模式
信息来源:海州政法 发布日期:2025-04-08 浏览次数:   字号:【

近年来,海州区坚持创新实践,发挥“精网微格”作用,以点带面,整合资源,织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服务网络,创新“家校社政”联动工作模式,先后打造“福佑·蓝海湾”、“法治班委”、“青新课堂”、“护苗小屋”、“巾帼护校队”等多个未成年人保护品牌,延伸家长、学校、社区、政法单位服务阵地触角,有效健全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全力撑起未成年人保护的法治蓝天。

一、完善治理体系,构建“系统化”防护网络

区委政法委以平安建设为依托,加强统筹协调,凝聚各部门合力,有效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区教育局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排查未成年人在校、休学、辍学等情况,与政法各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保适龄青少年入学受教。区检察院以数字化赋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通过搭建模型、建立系统、打造平台等举措,压实控辍保学责任,大力提升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质效。区民政局定期核查困境儿童情况,用好用足各项帮扶政策及临时救助措施,并邀请我区专业4A级社工组织至嘉社工事务所介入,实施了困境未成年民生扶贫社工服务项目,确保全区无儿童因贫困辍学,获评省未成年保护优秀案例。

微信截图_20250408200209.jpg

▲海州区检察院“福佑·蓝海湾”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中心入选全省首批未成年人检察综合保护场所

二、创新亮点品牌,打造“多元化”平台阵地

针对基层法治宣传力量薄弱情况,以辖区民警为主体,成立“浩哥”护苗小屋,定期走进校园开展法律知识、防霸凌、防溺水、网络安全等普法宣传,并配合相关执法部门定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非法出版物清查治理等活动,坚持打造安全、有序、清朗的校内外环境。针对家庭教育误区、亲子关系紧张等情况,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工作人员,专设“苗老师心理咨询室”,及时发现和解决未成年人成长烦恼、情绪焦虑等问题。

微信截图_20250408200223.jpg

▲新海街道西苑社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内设普法课堂、益智阅读空间、清新课堂、心理咨询室、“浩哥”护苗室等功能阵地

三、拓展管护措施,提供“菜单化”精准服务

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建立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以守护辖区青少年健康成长为重点,针对性提供多项服务措施供群众“点餐”,确保服务精准、措施有效。注重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及不同未成年人群体,组织专(兼)职家教、“五老”、“三官一律”等人员组成家教志愿者队伍。延伸服务领域,切实做好新时期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海州区委政法委积极探索“法治班委”制度,在中小学探索设立学生调解委员会,每班选任2名同学担任法治班委,有效助推校园矛盾纠纷前置化解和常态化解。

微信截图_20250408200235.jpg

▲海州区未成年人保护志愿服务队积极走进校园、小区,开展校园反霸凌、法治宣传,普及防溺水、网络安全等知识,全面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