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基层治理的‘稳定器’,在社区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每一次法治理念的落实,都能让社区更和谐,居民更安心。连云港推行的专题述法,实实在在地将法治建设与基层治理紧密相连,成效显著。”
全国人大代表、连云港市海州区海连社区党委书记李肖娜,在亲身经历社区治理的法治实践以及观摩 2024年度连云港市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工作会议后,由衷感慨道。作为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的直接操盘手,她亲历了专题述法从制度设计到社区落地的全过程革新。
近年来,连云港市紧紧锚定习近平法治思想,将目光聚焦于党政主要负责人这一 “关键少数”,全力创新构建常态化、全链条、实效性兼具的述法机制。通过这一机制,成功将法治建设的 “纸面责任” 切实转化为推动基层治理的 “实际行动”,为基层治理筑牢了坚实的政治引领,为法治连云港建设了新动能。
机制筑基,拧紧法治建设“责任链”
在连云港,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将述法工作视为重中之重的 “一把手工程”。市委主要领导已连续三年亲自主持召开专题述法会议,旗帜鲜明地提出 “以述法倒逼法治责任落地,以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为全市法治建设与基层治理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清晰方向。随着《连云港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常态化述法工作规则(试行)》的出台,述法主体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展。如今,不仅涵盖各级政府部门,市属监管企业、大中专院校等也被纳入其中,实现了法治责任在横向维度覆盖经济、教育、民生等各领域,在纵向层面贯穿市、县、乡各级组织。采用 “述职+述法” 双轨并行模式,各地各部门接受全方位 “法治体检”。考评结果与干部考核任用直接挂钩,这种强关联机制促使责任层层传递、压力层层夯实。
在海连社区,李肖娜书记便带领团队积极响应,将法治理念深度融入社区日常管理、矛盾调解、民生服务等工作决策中。在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里,从前期方案制定到施工过程监管,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充分保障居民知情权、参与权,让改造工程顺利推进,赢得居民一致好评,切实展现了基层治理中法治责任落实的成效。
多维联动,打造述法监督“闭环网”
连云港市在述法进程中,精心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全力打造述法监督 “闭环网”。在 “谁来述” 方面,市县两级实现述法会议全覆盖。像东海县、海州区等县区,以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等职能部门的 “一把手” 纷纷走上前台,现场述法,直面工作中的法治难题,坦诚 “晒” 出法治建设成果与存在不足。市城建控股集团、农商控股集团等国企也首次登上述法舞台,分享以法治思维推动企业经营管理创新、防控风险的宝贵经验,彰显了法治在不同领域助力基层治理的独特价值。“怎么评” 是监督的关键环节。连云港市邀请 “两代表一委员”、法治观察员全程参与监督,确保评价科学公正、专业权威。述法时,以详实数据展现工作成效,用典型案例剖析短板问题,杜绝 “走过场” 和 “泛泛而谈”,真正做到 “述” 出真问题、“评” 出硬举措。考核环节,连云港市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全市各级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使考核结果成为衡量干部工作能力和政绩的重要标尺,有效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在海州区常乐社区,几张小方桌拼成的 “议事厅”,在这个平台上,辖区群众、城管工作人员、社区民警、业委会负责人等各方代表围桌而坐,就各方工作展开评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社区治理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靶向发力,书写整改落实“硬答卷”
针对述法过程中暴露的短板,连云港市迅速建立 “五位一体” 整改机制,借助书面调度、函询督促、约谈提醒、警示通报、挂牌督办等手段,对问题逐一梳理、分类处置,推动问题 “动态清零”。同时,持续完善市县乡三级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健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机制,有效提升法治队伍专业化水平。今年以来,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始终保持100%,新提拔干部任前法律考试实现全覆盖。法治建设成果直观体现在营商环境优化与基层治理成效上。企业在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中安心发展,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在基层社区,法治环境的改善也让治理难题迎刃而解。
海连社区此前存在一些私搭乱建现象,影响社区环境与居民生活。在法治整改落实推动下,社区联合相关执法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向居民普及违建危害与相关法律规定,顺利拆除违建,还社区整洁有序空间,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法治引领,绘就基层法治“新图景”
连云港市积极推动四级基层治理服务中心建设,通过机构重组、空间重构、功能重整、流程再造,一体推进基层治理中心、综治中心、矛盾调解中心、12345政务服务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等建设。实施多维共治、精网细治、赋能强治、数字优治、融合善治“五治提升”工程,构建市域统一、市县乡村四级贯通的“大调解、大治理”格局。
在市基层治理服务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各类民生数据——这个整合了12345热线、网格化管理等八大系统的“城市大脑”,借助大数据的深度研判分析,精准聚焦群众反映的热点、痛点问题,为提供优质服务夯实基础。“重实践解民忧,守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海州区委书记述法时说。海州区目前已建成43个法律援助工作站点,一季度办理援助案件228 件。在行政争议化解上,坚持关口前移,搭建 “前端化解、多元共治” 平台,运用 “行政复议+诉讼调解” 协同机制,仅1周就成功化解2起案件。东海县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数字化新模式,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将法院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最末端。应用“数字微法庭”平台,随时随地为当事人、律师、法官搭建“云端”法庭。
从 “关键少数” 带动 “绝大多数”,从 “述法履职” 迈向 “良法善治”,连云港市以专题述法为有力支点,撬动法治建设全域深化,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展望未来,连云港将持续推动述法机制与民生诉求深度融合,让法治成为破解治理难题的 “金钥匙”,为谱写 “强富美高” 新港城现代化篇章凝聚更为强大的法治力量,在基层治理的法治之路上稳步前行,不断绘就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