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部署以来,市县(区)法学会高度重视,坚持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本地区本部门法治文化资源,采取法治授课、资料发放、互动问答等形式,将法治知识送往校园社区、田间地头,让法治文化浸润民心、滋养万家。
东海县
7月23日上午,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推进会在东海召开。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刘场带队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律师代表开展调研,东海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相关同志、青年普法志愿者代表等12人参与活动。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东海县牛山街道曹林村以及东海县水晶城,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交流座谈等方式,详细了解东海县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工作开展情况。在水晶城,市政法系统各位专家、青年普法志愿者就生产销售中如何规避法律风险与水晶商户代表进行交流互动,随后为水晶商户代表捐赠了普法宣传书籍、法治文化袋。
灌云县
灌云县普法志愿者紧扣“法治为民”宗旨,以村居为主阵地深耕基层。依托“1+N”结对共建模式,创新打造“法治+非遗”普法路径。在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清明节等重要节点,累计开展“庭院释法”活动20余场,以案释法解答群众咨询500余人次,举办村居法治讲座742场,并组织淮海戏普法巡演16场,已成为当地法治宣传教育的中坚力量。
灌南县
灌南县法学会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围绕“农民工学法活动周”“3·15消费者权益日”“民法典宣传月”“5·20法治同行”等核心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宣传活动。
该县推动普法重点对象全面覆盖,精准服务青少年、农民工、企业经营者等群体需求。大胆探索本土创作“破圈”传播,围绕“安全”主题主线,创作《国家安全 你我守护》《隐私安全 你我守护》《财产安全 你我守护》等普法短视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法治宣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通过普法活动开展有效普及了法律知识,增强了重点群体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营造了浓厚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社会氛围。
赣榆区
赣榆区法学会深入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聚焦农民工、未成年人保护、电信诈骗等领域,采取法律讲座、法律咨询、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解读法律知识。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20余场,受众1万余人次。
青年普法志愿者基层行活动将法治精神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为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奠定良好基础。
海州区
海州区法学会组织法院、公安青年干警成立普法志愿队,打造“联安号”青少年普法巴士,深入社区、乡村、校园开展“法治基层行”系列活动。
志愿者通过“案例讲解+互动问答”形式,围绕民法典、反诈防骗、未成年人保护等热点,以通俗语言解读法律条文,累计发放普法宣传材料360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咨询100余次,覆盖城北村、站北社区等多个乡村、社区。接待市妇联等单位到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参观,共计75人次。
“联安号”青少年普法巴士每月准时发车,目前已成功举办11期,每班次限40人,吸引400余名青少年参与普法实践活动,有效提升了青少年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
连云区
连云区法学会融合“三官一律”入网格行动,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进村社、入网格,当好法律法规“讲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情民意“调查员”、基层一线“服务员”,把法治服务精准延伸到每个角落。
依托网格共建资源,将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与青年普法志愿者“知法、懂法、能用法”的优势相互融合,将法律专业知识运用到网格治理工作中,构建起“平安网格”体系,以“小网格”拉动“大治理”,“小切口”助推“大民生”。充分发挥“三官一律”服务诉源治理、化解群众矛盾方面的独特优势,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法律需求,解答群众咨询,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让普法教育“接地气”、服务群众“零距离”。